到目前為止,中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仿石磚企業仍然很少,這種現狀和中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身份極不相稱。中國仿石磚產業亟待突破的,就是品牌和技術,尤其是品牌。力爭在未來3—5年率先實現品牌突破,繼而實現技術突破,成為擺在中國仿石磚企業面前最現實而迫切的課題。而處于OEM階段的中國仿石磚產業,產業集聚趨勢越來越明顯,中國仿石磚國際還可能面臨更多反傾銷。
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推動我國仿石磚行業的制造優勢向品牌優勢,有利于保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提高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認識到這一點。總有企業認為,代工出口風險小,結算及時,看不到長期缺乏品牌支撐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潛在風險。
多年來,仿石磚業的企業家很多都是實干家,靠自己白手起家,所以沒有形成以品牌贏利的觀念,但是現在市場發生變化了,仿石磚商們的眼光已經不僅僅是品質,而是上升到品牌。一些企業在國內雖然有一些知名度,但是在國際的市場中還沒有立得住腳的仿石磚品牌。在大批仿石磚企業金融危機、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原料上漲等多方壓力,由“外銷內轉”直接面向國內市場的情況下,品牌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而大品牌的缺乏當之無愧的成了當前中國仿石磚行業發展的軟肋。
國際上的行業有轉向產業聚集的趨勢,國內仿石磚行業的發展正符合了這一點。目前中國的仿石磚業很多一部分仍處在OEM階段,即是處于原樣加工、訂單加工階段。降低成本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先把產業規模做起來,然后擺脫中間代理商,重視企業的營銷。中國仿石磚產業發展已進入博弈階段,下一步肯定要走集群、規模發展模式。
那么,企業該如何應對產業集聚趨勢?現在的市場是生產商找經銷商,仿石磚企業要想做大做強,最好是聯手合作。“仿石磚產業已經是強手林立,只有把終端做好,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95%省會曲轄市靠地盤償處所”
中國某著名企業咨詢管理專家認為讓仿石磚國際市場首先要在產品質量上有所提高,為此,仿石磚企業應推廣新材料,培養國際化經營人才,爭取自主進出口經營權,品牌上要上規模,突破國際貿易壁壘,想辦法獲得國際的認證。中國加入WTO后,在關稅上沒有大的障礙,但技術上還有勞保、等方面的壁壘。
在銷售方面,出口產值占的比例越來越大,而加入WTO后,國內市場越來越難做。除了國際市場,和行業都應在國內市場上多做一些事,發展仿石磚上游產業和配套。
國內的仿石磚企業還有可能會這樣或那樣的反傾銷,應在指導下建立預警機制,同時爭取一個完全的市場經濟地位。企業應主動應訴反傾銷,企業的,不要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市場。
在仿石磚風格的趨勢上,以后的趨勢將是與現代工藝元素進行結合,與自然風格結合,低檔次產品將很難賺錢。企業可用新材料來提升產品的價格,用現代材料來強化產品的功能,可重視結合房地產裝修流派來設計仿石磚。
技術決定產品,產品決定市場。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偏低,與中國企業技術水平不高有直接關系。目前,2013紫檀黃花梨等寶貴木材市中國企業研發投入比例(即研發投入占企業收入的比例)大多數低于3%,能做到5%就已經算高的,而國際企業研發投入占比一般是6—12%。目前,中國能達到這一比例的仿石磚企業很少。
為什么中國企業不愿意在研發上投入?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對研發重視不夠。總認為研發投入大,投入了還不一定有產出,不如把錢投在廣告宣傳上劃算。這是認識的問題。另一個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雖然有些企業也知道研發很重要,無奈企業盈利能力弱,想投而沒有錢。于是,企業陷入惡性循環:沒錢研發導致產品力不足,產品力不足反過來制約企業盈利能力提升。如何打破這個怪圈?我想,中國仿石磚企業必須痛下決心,要舍得在研發上投入,用技術突破帶動市場突破。
需要提醒仿石磚企業注意的是,國際市場的開發和國內市場差別很大,要謹防“出去的猛,回來的快”,出去前一定要好好課,“”的思維最要不得。
總之,中國仿石磚產業的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協調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又要品牌與技術兩手抓,同時還要把握好節奏,穩打穩扎,步步推進,避免犯急躁冒進的錯誤。
相關鏈接:
本文來源于仿石磚,路面磚,廣場磚,通體磚,PC磚生產廠家:www.dftruck.com.cn